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快讯 >  >> 
北京晚报刊登的一张照片改变了她的人生,9年后,她用照片救了一个苦孩子…… 每日快讯

时间:2023-03-16 14:52:38    来源:北京晚报

瞬间

1983年的一个秋日,衬衫厂工人吴强手捧着一张照片走进了晚报的办公楼。这张照片改变了吴强的人生轨迹。1992年她拍摄的一张照片还救了一个苦孩子。


(资料图)

1992年6月,晚报刊发“苦孩子——熊琦”系列报道。

1983年,喜爱摄影的吴强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台相机——国产海鸥牌胶片相机。她和家人去香山游玩,返程时看到很多市民在公交车站排队候车,驻扎在附近的战士在现场帮忙维持秩序。吴强拍下了这个场景,一位朋友帮她把这张照片冲洗出来,并推荐她去北京晚报投稿,然后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。

过了两天,报纸还真给用了,虽然是一个小“豆腐块儿”,但是看到报上印着自己的名字,吴强特别高兴。当时她还在衬衫厂当工人,厂里的师傅们看到那天的晚报跟她说:“你看,晚报发了一张照片,作者跟你同名同姓。”

这次投稿成功给了吴强希望,让她坚定信心往摄影方向发展。1985年,吴强在岗位上自学,花一年时间补了初、高中六年的课,并在1986年参加了中国记协新闻学院的考试,当年就考上了。三年后,吴强毕业正赶上北京各个区成立新闻中心,吴强来到东城区新闻中心,做专职摄影,她经常向晚报投稿。

1990年时,全北京迎接亚运会召开,吴强拍摄的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在《北京晚报》一版见报。这令她大受鼓舞。三年后的3月29日和3月30日,连续两天,吴强的作品都登上了《北京晚报》的一版,这在当时非常不容易。

随着晚报不断扩版,吴强发稿的频率稳定下来,一年能发四五十篇。她印象最深的报道是1992年的“苦孩子熊琦”系列报道。那次她用自己的摄影作品救了一个孩子。那年6月的一天,吴强在东直门街道偶然听见一个小孩的哭声,居委会主任介绍了孩子的情况:小熊琦当时两岁多了,由于家庭变故,亲人疏于照看,还不会说话,小熊琦穿着破烂的衣裳,经常靠邻居救济喂养。吴强拍了照片并向晚报投稿。晚报记者宋汐看到照片后马上联系吴强,说想要补充采访。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,各部门积极对小熊琦进行救助,她被爱心市民家庭收养,终于过上了正常孩子的生活。“这件事让我对自己更加自信了,摄影这条路也越走越顺。”吴强说。

瞬间讲述人

吴强

用报道激发社会正能量去帮助别人,这种力量在晚报上体现得特别足。晚报的影响力太大了,当时北京家家户户都看晚报,在北京可以说是“一呼百应”。

如今回头看,我个人的整个摄影生涯都与这份报纸密切相关。那张在晚报发表的照片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,摄影也成了我一生的事业。

几十年来,我把自己发表的作品做成了剪报,有满满的几十本。晚报是我发表作品的园地,也是我成长的一块基石,让我在摄影路上不断前进,成为我的精神支柱。我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这份报纸。感谢晚报,带我进入光影的世界。

(原标题:温暖光影 一张照片能救人)

流程编辑:u027

版权说明: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、图片、图表、漫画、视频等内容。未经许可即使用,或以此盈利的,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,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联系方式:takefoto@vip.sina.com

标签:

读图

X 关闭

X 关闭